">

中國石窟雕塑藝術

發布時間:2021-10-13  瀏覽:

中國環境和雕塑結合的早期作品都出現在陵墓和石窟中。秦漢時期最著名的陵園雕塑為秦始皇兵馬俑和霍去病墓石雕。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雕塑制作規模之大、作品技巧之成熟以及雕塑藝術對廣大民眾精神生活的影響都超過了前朝。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內各民族在雕塑領域中都做出了貢獻,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有力地促進了雕塑藝術的發展和提高。

佛教在這一時期居于主要地位,通過吸取外來的佛教造像樣式,經過眾多雕塑家的創作實踐,豐富了中國雕塑藝術。在帝王和貴族的陵墓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紀念性雕塑、供帝王及上層人物陪葬用的陶俑等雕塑品均展現出新的面貌與成就。這個時期有名的雕塑家有戴逵和戴顆父子。戴逵擅長佛教雕塑,戴颙受父親影響,在處理大型雕塑作品時技術非常熟練。

隋唐時期的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也達到了一個高峰時期,由于長安、洛陽等地皇家宮苑行宮的大量興建以及石窟的大規模開鑿和大量寺廟的修建,出現了內容更豐富、表現范圍更大、技巧更熟練的各類雕塑作品。到了唐代,陶俑的塑造在題材范圍、工藝技術及表現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這個時期的雕塑家重視寫實和傳神的能力,其中著名的雕塑家有韓伯通、宋法智等。

中國的石窟開鑿大約開始于4世紀,盛行于5-8世紀,此后漸漸衰落。石窟發源于印度后隨佛教傳入中國,營造石窟的做法也隨之東來。中國的石窟寺遺址大量分布在西至新疆、東至河南洛陽的大地上,主要原因是由于佛教東傳主要循古代的絲綢之路,由西域入陽關而達中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這座藝術寶庫經歷了十六國、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個朝代,除此之外,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岡石窟,河南省龍門石窟也是我國著名的佛教石窟藝術作品。

到了五代、宋元時期,我國的雕塑造像主要集中在寺觀當中。山西平遙鎮國寺建于北漢天會七年(公元963年),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重修,位于山西省平遙縣城北郝洞村。明清時期的雕塑藝術繼承了唐宋的造像傳統,其中,宗教雕塑、陵墓及其他建筑中的儀衛性雕塑制造精細。

清代宗教雕塑值得人們注意的是木雕和鑄銅佛教造像的增多,這個時期的木雕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承德普寧寺的千手千眼觀音像,該像高2228米,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雕佛像。


    新聞中心/NEWS
    恐龍科普/ NEWS 查看更多?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地址:四川省 自貢市 沿灘區 板倉工業園

電話:18349977204

手機:13330334360

QQ:806556604

郵箱:806556604@qq.com

手機:18349977204     手機:13330334360     手機:13330809955

您的姓名:

您的留言:

告訴我們您的需求
我們會及時聯系您

您的電話:

©  2021- 自貢云藝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2020034946號-2

友情鏈接: 鼎尚彩燈 云藝文化

手機:18349977204   Mobile code

網站地圖

人妻91麻豆一区二区三区